挽救侄子的女先生10(1 / 2)

十年过去了,崔家姑侄的行程遍布整个国家。

最起码, 每个州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。

崔玉已经成了全国最有名的游记作者。他的崔玉游记被各地书商追捧, 只要刊印,必定被一抢而空。

本来, 崔玉是要等到游历结束, 再出本游记。

可是方云告诉他,“你的文章够多,出一本,太厚了。不如分开来,多出几本, 也让大家能早些看到。何况,我们总是要回去的。不如,先拿这游记铺路,为你赚个好名声, 等众望所归的时候, 我们风光地回去。或者等有人求我们回去的时候,我们再回去。”

崔玉深以为有理,“姑姑说得极好”

方云奇思妙想, 层出不穷,崔玉眼里,姑姑就是个宝库, 取之不竭。

如今,崔玉的游记已经出到第十册了。但是读者们却不满足,他们如同上瘾一样, 一遍遍看崔玉游记,通过那些引人入胜的文字,和崔玉亲自画的插图,享受着游历的快乐和惊奇。感觉自己好像也出去游历了一番。

书里不止有各地美丽风光,也有种种有趣的风俗习惯,还有那些想都想不到的奇人异事这些都是在他们自己看不到的地方,真实存在着的。

有的人甚至照着书去找那些地方,去看那些风俗,自己也游历一番。凡是被游记提到的地方特产,都变得好卖得很。

也有人猜测那些游记后半部分提到的“某地某人”的故事,到底是哪里的什么人。自然就有人考据后说,书里写的就是哪里的事,还有人自己跳出来,说自己是书中提到的某人。

有些书商甚至打听崔家姑侄的行程,追着他们求新书,说是读者们求知若渴。方云自然理解,催更嘛。

崔玉那时候正在一个碑林研习书法,每天去拓碑文,哪里有闲工夫。

方云被书商哀求不过,只好把自己一路上闲来无事写的些文章,还有画稿,交给了书商,让他去刊印,书名就叫崔先生游记。

方云问道,“我崔丽君在京城,办过多年的女学,很多文人见了我,都叫我一声先生,这崔先生游记的名字,不过分吧”

“不过分,不过分十分相宜而且,还更能引起大家的兴趣。不知道的定以为,这崔先生是个男子,我等过些时候,再告诉他们,是女先生,这事,哈哈,想想就有趣”

他原本以为,没有新的崔玉游记,他姑姑的游记也能充数。哪里知道,女先生的游记卖得更好

尤其是闺阁女子们,听说是带着侄子在外游历的女先生写的游记,更是疯了,哪怕是当了钗环,也要买上一本。

晚间无事,点上蜡烛,夜深人静时候,看着女先生婉约细腻的文字,还有那精致美丽的工笔画,少女们激动得发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