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章放风声静待破局(1 / 2)

为官者,常被百姓称为父母。父母是子女的主宰,另一方面,父母也是子女的依赖,譬如子女在外面做耍,被人欺负了,可以哭哭啼啼的回家找父母做主,若是这父母在外的名声足够强硬,那么他们的子女即便出去行走,也不会被欺负,大家都知道欺负了小的,会招惹到老的。再譬如定州沿海遭了海匪抢掠,宋尧能过来,那便是上头作为百姓最大的父母“天子”的恩德。

还是拿孩子受了欺负,父母出头做比喻,要是对方怕了,那肯定就退缩,不敢去正面刚。对方退缩,宋尧却不能一直在定州撑着。从这一方面来说,海匪如果再上岸,那么反而能够给宋尧带一些不一样的信息,总是要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。

徐臻坐在马车里头仍旧读文先生的信,这封信她读了三遍了,看到这一句就能立即想到下一句,其实文先生肯定不会在信里给她设置陷阱暗示之类的,她就是因为信息太少想自己看着点东西好多琢磨琢磨。

文先生肯定比她更知道时机的重要性。

信中虽然没说下一步的做法,但徐臻觉得自己能猜出来。文先生定会叫人放出风声,说海匪是怕了宋尧,所以才龟缩不敢再上岸的。

不过这样的话,也有风险。宋尧在明,海匪在暗,如果海匪选择正面攻还好,双方正大光明的来一场,怕就怕海匪以杀人劫掠取乐,不上文先生的当。当然,文先生为了让海匪上岸,肯定还会在传言中加一些别的什么东西,能勾着海匪跟宋尧正面打的东西。

她想的不错,文先生问过了一些遭劫掠却侥幸逃生的百姓之后,问宋尧“你看出什么来了”

宋尧“他们缺药材,或许是他们之中某些重要的人受了伤。”

文先生问“还看出什么来了咱们假设其中真的有人受伤,那么受伤为何不伪装一下上岸医治呢”

宋尧这次没有很快回答,他想了几个答案,然后才说“是这人不能上岸,对他来说上岸必然有危险”

文先生笑着点头“不错,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想。如果这是真的,那倒是一个不错的突破。”

众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。

风声放出去,宋尧能做的事就是抓紧了时间去训练,他领来的三百兵,就是普通的兵士,不是精兵,体能上的训练就格外重要了,要知道这些人的每一点进步,到了真正对战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成为胜败的关键。

也因为文先生带来了足够多的武器,所以现在每个人训练的时候都舍弃了传统的木棍木矛,改为真刀真枪,这样的训练,即便知道这是训练,在刀剑明晃晃的光亮之下,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,紧张的提起全部的心神。

宋尧同时为了激励士气,一日一小比,两日一大比,优胜者有猪肉炖菜吃,沦为末尾的就只能吃窝窝就咸鱼了,在这边最不缺的就是咸鱼,吃一天不要紧,第二天第三天看见还能大口吃进去的,那都是狠人。

对于这个狄秋有话说“总感觉不如大人在沣城发给大家的那种好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