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五七章 会不会太浪费了(1 / 2)

抵达硝烟已经散尽,却依然保留无数战斗过痕迹的伏虎山,骑马飞奔而来的老总跟首长们,看到几乎被翻了一遍的伏虎山,也知道那场阻击战打的有多激烈。

可即便遭遇日军的狂轰乱炸,独立大队依然凭借修筑在伏虎山的永备工事,让日军丝毫无法突破。这座山,在很多战士眼中,也成了一头真正的拦路虎。

沿着山脚的交通壕,行走在一人高的坑道里,老总很是诧异的道:“修这个工事,花了你们不少时间吧从这里,能直接走到前面的主阵地”

“是的,老总自从知道小鬼子会扫荡,我就组织根据地的军民,根据挖掘修筑这些工事。日军首次派来一个步兵大队时,我们的工事都没修建完成。

好在第二次反扫荡,小鬼子给了我们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。这段期间,我又组织了一批人手,终于把工事彻底修筑完成。但第二次,我没动用这个工事。

直到小鬼子第三次派扫荡部队过来,我觉得老躲着他们,也会让小鬼子小瞧了咱们。就想着凭借修筑的工事,跟他们硬刚一次。现在看来,效果还不错。”

“什么叫不错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,花了不少水泥跟钢材吧”

“嗯水泥的话,前次我们打劫小鬼子军列时,刚好缴获到不少。至于钢材的话,则是用废旧钢铁重新融炼出来的。要说成本的话,无非就是耗费了不少力气。”

“不错类似这样的永备工事,你还修建了不少吧”

“老总,你怎么知道的”

看着满脸惊讶的杨铁柱,老总也笑着道:“你们旅长常说,你小子喜欢留一手。先前来的路上,我看到不少山头,都适合构筑防御工事,想必你也有所准备吧”

“确实但攻防一体的永备工事,也仅有伏虎山一座。相比钢材可以重新融炼,水泥这玩意不怎么好搞。所以其它山头,也修筑有防御工事,但都是阻击之用。

在我看来,即便将来有一天,小鬼子能够凭借火力跟兵力优势,突然伏虎山的防御工事。那么接下来,他们想深入根据地腹地,就必须做好不断拿命填进来的准备。

小鬼子的炮火确实强悍,但提前修筑好的坚固工事,也能不断消耗他们的弹药。只要给我们找到机会,那就会狠狠给他们致命一击,积小胜为大胜。

而且我也经常给战士讲,不要动不动跟小鬼子玩命,而是要找准机会,就给小鬼子一下狠的。那怕每次打死几个小鬼子,次数一多的话,小鬼子也会吃不消的。”

行走在战壕里,杨铁柱也跟老总讲述自己的作战理念。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,可在杨铁柱看来,他希望亲自训练出来的部队,能尽可能活到解放后。

等行进很长一段路,终于来到伏虎山的正面阵地时,站在阵地上的老总,看着阵地下方的公路,也清楚伏虎山确实易守难攻。想从公路过,就必须突破眼前的阵地。

在检查战壕时,看着每隔一段距离,就会有一个向内的洞穴,有首长询问道:“铁柱,这些洞是做什么用的先前过来,每隔一段距离便能看到。”

“这是防炮洞,相信诸位首长都知道,日军最擅长的战术,很多时候都是先飞机炸,而后再是炮兵轰,最后才是步兵冲。这三板斧战术,最难防御的是突袭跟炮击。

很多时候,因为日军的飞机无法长时间滞留战场,所以只要扛过前面的轰炸,那么阵地上守军真正要防备的,无疑就是小鬼子持续不断的炮击。

有了这些防炮洞,除非小鬼子的炮弹,径直落到防炮洞前,否则打到战壕里,都很难伤到藏身防炮洞的守军。最关键的是,防炮洞就在阵地上,能快速隐蔽跟出击。”

讲述完防炮洞的作用,杨铁柱又带他们去参观防空洞。跟防炮洞修筑在阵地上不同,防空洞无疑更坚固,而且里面的面积也更大。

甚至令老总跟一众首长意想不到的,里面简直跟地下兵营一样,有存储物资的洞库,也有可供战士休息甚至治疗的洞库。而且洞里,还开凿有两口水井。

这就意味着,只要敌人无法冲上阵地,那么守军依托如此完备的工事,只要物资弹药不短缺的情况下,他们可以跟敌人耗到天荒地老。

见其中几个洞库上着锁,有首长好奇道:“里面有东西”

“嗯这是弹药库,专门存放弹药的。这些弹药,也是充当备用弹药。碰到打大仗时,部队可以轻装急行军赶过来,不用携带太多弹药,来阵地也能随时补给。”

说着话的杨铁柱,也很直接掏出钥匙打开洞库的铁门。看到里面码放整齐的弹药,其中有手榴弹也有步机枪弹,一看数量就不少。

看到这一幕,很快有首长道:“弹药储存在这里,不怕遗失吗”

“不怕储存有弹药跟物资的地方,也有我们的巡逻队跟侦察小分队。他们执行任务期间,也可以来这里休息,而不用露宿荒野,更不用去打扰周边百姓。

最重要的是,因为他们不轻易接触外人。所以即便有小鬼子的特务进山,想必也不知道,他们何时就被发现。因为侦察小队跟巡逻队,都是不定时且隐蔽执行任务的。”

听完这番解释,老总跟一众首长也终于明白,为何日军对独立大队的根据地,能打探到的情报如此之少。原因很简单,人家一早就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。

等参观机枪跟防空暗堡时,他们终于明白之前日军扫荡,为何会在独立大队手里吃这么大的亏。但他们必须承认一件事,那就是这种模式很难复制。

除非其它的根据地,也有杨铁柱这样能经常打胜仗,并且经常能缴获大量物资的指挥员。否则的话,单单修筑这样的防御工事,消耗的物资数量就不少。

况且请老百姓帮忙,总要给予一些好处吧让人家辛苦干活,却什么好处都不给。一次两次还行,次数多了恐怕百姓也会有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