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9章 没个一万万两,怎么好意思叫金山?(1 / 2)

大唐第一世家 晴了 1983 字 3天前

听到了老丈人小声地嘀咕,程三郎很配合地接着算下去。

“是的,一年十万两,十百一百万两,百年一千万两,一千年就是一万万两。

毕竟是金山嘛,没个一万万两,怎么好意思叫金山”

“而且,不光有金山,还有银山,而银山的白银储量,足足是金山的数十倍。”

“数,数十倍。”程处弼呆愣愣地看着这位优秀的皇家工具人李恪,看着他在跟前侃侃而言。

为程氏大学的师资力量的加强分析利弊,努力地尽到他这位挂名副校长的一份责任和义务。

程处弼,没再废话,而是朝着李恪一礼。

“贤弟如此煞费苦心,实在是令某感动,看来,当初让你当这个副校长,我果然没有看错人。”

李恪脸色有些发黑地打量着沾沾自喜的处弼兄。神特么的你没有看错人。

是老子哭着喊着要当,你特娘的还娇情好半天才点的头好不好。

算了,看在这家伙要给副校长一年一千二百贯薪水的份上,不跟这家伙计较,再说了,自己这么做,自然也是自己之前跟许大师等人交道之时。

知晓了许大师等一干不正经艺术家的际遇,正好你这边有口饭吃,能够让这帮子艺术家多有一份活。

唔以后想要搞点好宝贝珍藏,他们还好意思婉拒

一思及此,李恪不禁有些洋洋得意,为自己的谋算暗中点了个赞。

就在这两個新手教育家在长安城内瞎溜达的当口,宫中,此刻,李世民一脸严肃地坐在案几后边。

跟前,则是大理寺卿崔善为,与太史令傅仁均以及承务郎李淳风。

这几位正在为了大唐所用之历法之中的一起问题发生了分歧,因为争执不下,只能请陛下圣裁。

李世民抚着长须凝神静听诸人之言,这个时候,太史令傅仁均正在侃侃而言。

“宋代祖冲之久立差术,至于隋代张胄玄等,因而修之,虽差度不同,各明其意。”

“今孝通不达宿度之差移,未晓黄道之迁改”

一旁,起居郎辛茂将正在奋笔疾书,将跟前陛下与这几位臣工的奏对记录下来。

等到傅仁均言毕,表面很懂,其实内心也有些懵逼的李世民清了清嗓子,阻止了这几位继续在跟前还要就历法修改的问题陈述的想法。

“朕已经知晓了大概,李卿以为,傅卿均历仍有十八处需要修订之处,然,傅卿以为不需要。”

“既然如此,崔卿”李世民目光一转,落到了精通历法的大理寺卿崔善为身上。

“朕委崔卿你,考两家之得失,裁断之后,奏于御前由朕定断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崔善为看了一眼李淳风和傅仁均这两个互不服气的家伙,脑仁一阵发涨。

却还是朝着陛下恭敬一礼,接下了这个得罪人的活计。

看到这几位的情绪不佳,身为英明的君主,大唐的帝王,李世民很懂得一张一弛。

比如这会子,李世民开始笑眯眯地跟这几位讨教起一些数学上的问题,至于历法那玩意。

必须得专业人才能够叽叽歪歪,更何况跟前这帮家伙正是为了历法问题起的争执,所以李世民提的问题。

既是他们这帮子历法大家懂的问题,同时又还能够缓和气氛。

果然,在李世民的有意引导之下,跟前这三位历法、算术大家们都来了兴致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各种问题。

而李淳风更是言及,他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,认为应该给风进行定级,以此便于人们辨识风力大小,有个统一的标准。

这样一来,不但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,同时也对于那些长期从事舟船航行,需要利用风的船工们有极大的好处。

听到了这番话,正在记录的起居郎辛茂将不禁一脸错愕地朝着这边看了过来。

那副震惊的表情,就连李世民也查觉到了这位平日里向来不动声色的辛起居。

“怎么,莫非辛卿家,也对于此事也有话要说”李世民笑眯眯地朝着辛茂将问道。

“陛下,臣臣前日才方在程太常处,听闻之所以有风,是由于温度导致热涨冷缩。

于是热空气密度下降,而浮起上升,冷空气流动过来填补空缺,即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”

“”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着辛茂将,程处弼那小子说的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

可是此刻,李淳风的眼珠子却恐怖地瞪成了圆形,直勾勾地瞪着辛茂将。

然后啪的一下子,所有人都错愕地看过了头来,就看到了李淳风狠狠地一掌拍在了自己的额头上。

击打出了一个红印,然后露出了一个欣喜若狂的表情。

“我明白了,原来为何天气突变之时,会有大风,这不正是热气浮升而去,冷气流动而来填补所导致的吗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