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他,是他,又是他,怎么什么妖蛾子都少不了他。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少不了他。
就连这样令人惊掉下巴的好消息也少不了他。
李世民呆愣愣地着李靖,直到看到对方再一次十分笃定地点了点头。
“犬子只是从程三郎那里知晓了这个消息,就被他程三郎一句话,生生给诓到了那林邑去寻找三季稻稻种。”
“朕可是记得,你家二郎性子可是率性得很,只乐意行侠仗义游走江湖,连你的话都不听”
李靖摸了摸鼻子,颇有些尴尬。
“兴许是年轻人,更有共同话题吧,老臣犹记得程三郎跟我家二郎说过的那句话: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。”
李世民双眉一挑,半天这才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。
“此等凛冽酣畅之言,倒真是发人深省。”
他真的想不明白,这小子又是从哪里知道的三季稻。
不过现在可不是追究这些细节的时候,三季稻谷就已经摆在了跟前。
另外,顾达的奏折里边报来的喜讯,还不仅仅只有这点。
交州原有耕地约有一百万亩,在他与陆知州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。
从去岁末至今,已经在交州一带开垦农田近四十万亩。
本次收获四千一百石三季稻,都会拿来留种,准备在三月末,四月初继续推广种植三季稻。
经过了大量的工作和勘察。交州都督府一带水网密布,地势平缓。
而且只要除掉杂草,垒起田坝,就是一亩亩上好的水田。
交州都督府仅仅只是交州一地,预计就可以开垦一千万亩。
若是在交州全面推广种植三季稻计,一年三季收获下来,一千万亩的体量,就相当于三千万亩的产出。
如果再算上交州附近的武安州、福禄州、武峨州以及更南方的长州、爱州、驩州、棠州
这片巨大的平原,便是五六千万亩都不成问题,不过那些都是远景目标。
加上现如今三季稻已经在交州试种成功,所以,顾大都督恳请陛下。
从岭南道人口最为密集的广州都督府一带迁民以充交州都督府。
先着力开发交州,大力开垦种植三季稻。
房玄龄扳着手指头,整个人都有些两眼发直。
“我关中有田不过三千万亩,以种小米计,一年下来,一亩岁入不过一石半小米。”
“而交州都督府,若是交州能有一千万亩水田,一亩稻谷便是两石半,一亩岁入就至少能有七石。”
李世民也忍不住拿手捂住了心口,要是特娘的真有七千万石粮食,哪怕是只把其中的十分之一运到长安。
自己莫说是收拾高昌,就算是把北边的薛延陀也收拾了都有可能。
哪怕是时间已经来到了夜晚,可随着大唐皇帝陛下的召唤。
陆陆续续的,一位接一位的大唐重臣,被大唐天子派来的使者唤进宫中。
原本在甘露殿偏殿呆着的诸人,已经移师到了甘露殿正殿。
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,全部都赶到了这里,每一个人都跟得了羊癫疯似的。
甚至于,李世民担心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大臣们因为喜极攻心而呃屁,干脆召来了太医到场,以便施救。
而就在当日,李世民下诏,再从岭南道调兵五千,以充交州都督府,并且要在交州大搞军屯。
另外,今年之内,迁岭南道山民三千户,以填交州。三年之内,迁入交州都督府的人口要达到一万户。
唯有足够的人口,才能够耕耘足够多的田地,而也唯有足够的产出,才能够让交州变得更加的兴旺与繁荣。
又下旨命交州都督顾达令他不论用什么样的办法,哪怕是派商贾潜入林邑也好,派使者入林邑国打交道也行。
想方设法多弄到三季稻的稻种,争取让交州早日全部种植上三季稻。
面对着这位已经激动得不行的大唐天子,一干臣工们对于他的旨意,都没有谁乐意站出来反对。
毕竟大唐缺粮,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,经常会因为赈灾而弄得国库捉襟见肘。
就连想要兴兵对付那些骚扰侵略大唐边镇的敌国,都要慎之又慎,说来说去,不就是因为缺粮
另外,交州都督顾达晋爵安业县侯,赐良田千亩,金三千斤等
陆知州晋爵县子,加银青光禄大夫,授金鱼袋
至于李德奖等一干深入林邑国,取得三季稻种的少年英雄,待他们回京之后,再定恩赏。
三季稻的名字,深深地铭刻进了这些大唐君臣的心中,只要一想到这种稻谷能够一岁三收。
一亩产出七石,就没有不激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