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议帅(1 / 2)

靖安侯 漫客1 1801 字 19天前

沈侯爷并没有说谎。</p>

他真的很忙。</p>

之后初二一直到初五,沈毅只有小部分时间能在家里陪伴家里人,其他时间,大部分都泡在兵部以及都督府。</p>

在兵部,是为了跟兵部对账。</p>

兵部不管钱,因此对的账目自然不是钱财,而是军功。</p>

毕竟这一次淮安军大捷,主帅沈毅和三个主将,都被朝廷封赏,而且嘉奖颇为丰厚,尤其是凌肃等人,不仅封了二品三品的将军,皇帝还给他们三个人,都在建康赐了宅邸。</p>

这也就意味着,将来他们三个人,回到建康,都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。</p>

但是淮安军</p>

为了这件事,兵部的官员们初二就被拉到了兵部“加班”,让这些本可以休沐半个月的官老爷们,颇为难受。</p>

但是没有办法,这是皇帝的命令,也是堂尊姜简给他们下达的命令。</p>

毕竟,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,洪德十六年战事并不会停止,兵部这里要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完,不能耽搁了开年打仗。</p>

本来,兵部考功,是不需要经过武将当事人确认的,兵部占据绝对的主导权,但是沈老爷毕竟不同于常人,且不说他现在这个靖安侯的身份,单说他身上的官职…</p>

要知道,兵部出身的沈老爷,现在身上的兵部侍郎挂衔,还没有摘掉呢!</p>

加上姜尚书也很上心这些事情,武选司的官员们自然不敢怠慢,都乖乖的回来加班了。</p>

至于都督府那里…</p>

都督府,主要是负责具体作战的。</p>

也就是说作战计划,作战部署甚至是具体的作战人员,按照规制,都是都督府来做事情,不过都督府南渡以后,没落的厉害,只剩一些建康的将门,在都督府里挂职,几乎被文官,夺去了绝大多数权柄。</p>

因此,现在的都督府,最多也就是出出作战计划书,并不负责具体施行了。</p>

沈毅去都督府,也只是敷衍他们几句,给这些将门一个面子。</p>

大多数,还是在兵部的。</p>

初五这天下午,兵部武选司里,沈老爷终于把兵部统计的东西,全部看了一遍,武选司郎中郑岭,在沈毅面前,毕恭毕敬,给沈老爷沏了一壶茶之后,笑着说道:“侯爷,兵部统计的淮安军功劳,您都看了一遍了,可发现有什么错漏?如果有错漏,下官立刻让人改正。”</p>

沈老爷看了看郑岭,哑然一笑:“郑郎中,你才是武选司郎中,好开口参与?”</p>

郑岭脸上堆着笑,开口说道:“侯爷您是咱们兵部自己人,再说了,淮安军的功绩,朝野有目共睹,自然是以侯爷这里为准。”</p>

早年沈毅任武选司郎中的时候,郑岭只是武选司主事,是沈毅一手把他提拔上来,准备当成亲信培养的。</p>

只是后来,北伐战事兴起,沈毅几乎不在朝廷里,一年到头也就回来一两次,对于兵部的事情,也就鞭长莫及,没有办法过问了。</p>

一来二去,郑岭成了正儿八经的武选司郎中,算是获益最大的那个人。</p>

不过即便如此,他也很清楚如今沈毅在朝廷里的地位和影响力,一旦武选司的事情没有做好,这位沈侯爷参他一本,他这个兵部郎中,大概率就做到头了。</p>

因此,郑郎中很懂事,凡事都依着沈毅来。</p>

在武选司待了整整半天之后,沈毅才起身离开,临走之前,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一千两银子的兑票,递给郑岭,淡淡的说道:“拿着。”</p>

郑岭一看是一张钱庄的兑票,脸都吓白了,连忙摇头:“侯爷这是做什么?下官万万是不敢收的,不敢收的…”</p>

沈毅皱眉:“不给面子?”</p>

郑岭这才两只手接了过去,苦笑道:“侯爷,这…这…”</p>

“不全是给你的。”</p>

沈老爷打了个呵欠,开口道:“这几天本来该休沐,因为淮安军的事情,让武选司的同僚们跟着辛苦了几天,后面议功,估计还要忙活几天,这个年假也就没了个七七八八,我心里过意不去。”</p>

“这钱,郑郎中拿去,代我请武选司的同僚们吃吃饭,喝喝酒。”</p>

他拍了拍郑岭的肩膀,笑着说道:“要不是我现在的身份不太合适,我就不麻烦郑郎中,自己请了。”</p>

郑岭连忙低头:“侯爷放心,下官一定办好侯爷交代的事情。”</p>

走出武选司之后,沈老爷想了想,又去了一趟姜尚书的班房,这会儿本应该休沐的姜老头,正在自己的“办公室”里翻看文书,见沈毅走进来,他抬头看了一眼,随即淡淡的说道:“自己找椅子坐。”</p>

沈老爷笑呵呵的坐下,开口道:“堂尊今天没有在家里休息,到兵部来了?我还是刚才听郑郎中说起,才知道堂尊在衙门里。”</p>

兵部尚书总管兵部四个司,这几天加班的只是兵部武选司,他这个尚书不用在场。</p>

姜老头瞥了一眼沈毅,没好气的说道:“老夫来看一看,老夫那被你拐走的孙儿,有没有在淮安军的报功名单里,还是已经死在了北边。”</p>

沈毅连忙笑道:“姜明已经是很出色的将领了,去年攻登州莱州,他都大有功劳,今年我准备给他晋千户了。”</p>

姜老头挑了挑眉:“是他自己立了功,还是靠在老夫的面子上?”</p>

“自然是他自己立的功了。”</p>

“去年他跟着淮安军的先锋军,在登州破了两个县城,在莱州也收复了好几个县。”</p>